作者:张论梅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非遗宋代点茶,因其传承体系在海内外具有影响力,每年的收徒仪式广受社会关注。2022年6月3日,农历五月初五,非遗宋代点茶传承团队,组织了一年一度的收徒仪式,这是近年来的第十场庄重仪式。收徒是传承的开始,意在中华大地乃至全球播下点茶的种子。
拜师仪式镇江现场众弟子与宋联可师父合影
此次收徒仪式,受到疫情影响,除镇江地区的部分弟子外,绝大多数弟子及准弟子采用“云拜师”的方式进行。来自全国各地、日本、新西兰等地的弟子及准弟子参加了仪式,收新弟子暨记名弟子49人,晋级入门弟子19人,晋级入室弟子1人,共69人完成了庄重的祭茶祖和传统收徒仪式,正式成为宋代点茶非遗传承人宋联可的传承弟子。
线上“云拜师”
师父宋联可训诫
各地的弟子虽以线上的方式拜师,但对收徒仪式丝毫不敢怠慢,正式拜师前熟记拜师贴中师父的训诫,带着对点茶的热爱和对师父的崇敬参加收徒仪式。现场,宋联可率领线下的弟子祭拜茶祖——神农,线上的弟子观礼,传说“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非遗宋代点茶传承者首先礼敬茶祖。
接下来是壬寅年非遗宋代点茶收徒仪式,线上弟子分组有序地进行拜师,虽然各地弟子与宋联可师父相距千里,但“云拜师”在疫情期间,无疑是一种最为科学且合理的方式,各地弟子对传承与弘扬非遗宋代点茶的心并没有因为疫情而影响。晋级弟子包括“号”“曰”“茶”“论”字科,可见各科弟子都有成绩突出者得以晋级;新弟子绝大多数是“人”字科,说明很多接触到非遗宋代点茶者都高度认同并坚定选择加入传承团队。非遗宋代点茶有着严格传承体系,弟子取字源于点茶行茶十式,“盛以雅尚、号曰茶论、人…….”已培养出专业点茶人。
宋联可对弟子的要求非常严格,要求每天学习与点茶、每周听课与行茶、每月斗茶与总结,实行动态晋级、调整、淘汰。并且采取线上线下不同方式,面向普通人士开设“黄白班”、面向从业点茶人才开设“灰白班”;面向专业茶人开设“青白班”和面向弟子开设“纯白班”,现已培养了一大批点茶人才。目前,非遗宋代点茶团队在全国和国外的五十多个城市设有“非遗宋代点茶驿站”,负责当地和周边城市的宋茶咨询、公益活动和点茶宣传,为传承宋代点茶,普及宋茶文化做出突出贡献。
点茶兴于唐末五代,盛于宋,宋代点茶是公认的最具代表性的中华茶道,在宋代上至皇家贵族,下至文人雅士、寺院僧侣无一例外的将点茶视为生活的必须。点茶技艺在茶肆雅聚、文人斗茶中得以流传。随着明朝朱元璋“罢团兴散”的政策的实施以及明清时期冲泡法的出现和盛行,在中华大地上,点茶的技艺逐渐没落。但宋代点茶技艺和茶文化通过佛教和商贸传播到日本、韩国、朝鲜,对日本茶道和韩国茶礼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进一步传播宋代点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收徒仪式的第二天,在镇江市文化馆举办了主题为“中日韩四雅”的第三届中日韩茶文化学术交流会。
本次活动由镇江市文化馆主办,由江苏大学非遗点茶社、镇江宋联文化科技有限公司、镇江市文心青少年公益服务中心承办,在非遗宋代点茶传承团队的支持下,采用“镇江(主会场)+同步直播”的方式,线上线下同步举行。
中日韩茶文化学术交流会现场合影
本次学术交流会采用双语主持,进一步促进国际茶文化交流和发展。首先,镇江市文化馆副馆长顾萍宣布“第三届中日韩茶文化学术交流会”开幕。然后,宋代点茶非遗传承人宋联可致感谢词。正式进入精彩交流环节,线上主持论雨与现场主持茶阳默契合作,为大家呈现了一场宝贵的思想盛宴。多位点茶界专家、老师纷纷发表观点,线上线下气氛热烈。
交流会演讲嘉宾及主题
交流会最后,举办了《宋茶文化征文信息发布会》,上届评委论天对第三届宋茶文化征文进行总结,上届评委论风发布第四届宋茶文化征文重要信息。江苏大学非遗点茶社代表郭永锈,字崖秀,分享了第三届宋茶文化征文一等奖论文。
本次收徒仪式与学术交流会、征文信息发布会共同安排在端午期间,因为传统的技艺不仅靠口传心授,还应通过语言与文字向大众传播。
未来的点茶传承之路,非遗宋代点茶团队以“让点茶成为令世界尊敬的中华茶道”为使命,以“点茶复兴”为愿景,秉承“致清导和”精神稳步前行,在全球播种优秀传统文化代表——点茶的种子。